拼职场 >地图 >总结计划 >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时间:2025-04-14 作者:拼职场

相关推荐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分享十五篇)。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篇1

妙语佳句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当嬉笑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地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生命还须前进。动,便是生。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喜,他却创造了欢喜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喜,恰似他用那句豪语来申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平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喜,他却创造了欢喜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喜,恰似他用那句豪语来申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平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喜。"序中的句子(我保举一下,很经典):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

"人的生活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福祉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极重繁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她们身上,无益地耗损着她们的精力,没可望,没有一道欢喜之光,大多数还相互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她们不懂得相互的存在。她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磋跌。

……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是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恰似她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咱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谓:"除了仁爱之外,我不承认另有什么优越的标记。"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步履者;所有的只是些虚空的崇拜对象,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她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关?主如果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BY 作者罗曼.罗兰

以下是《贝多芬传》中的:

竭力为善,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贝多芬

……

"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安享过家子的温情。一开始,人的生活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

特.波恩哈德夫人以及葛林克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鲁,态度阴郁,带着很是强烈的内地口音。但他懂得藏在这自满的笨拙之下的慈悲,惟有几个亲密的朋友懂得。

……

这种惨剧式的痛苦,在当时的一些作品里有所体现,例如……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带郁闷的情绪,如……都反映着一种年轻人的天真。没有疑问的,要使心灵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喜,当它现实没有快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会儿是消灭没完的;它们不复存在时,毫光还会持久地照耀。

……

一八二四年5月七日,(贝多芬)在维也纳进行《D大调弥撒曲》以及《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闲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接待;在此讲求礼节的国度,对皇族的出场,习气也只有三次的鼓掌礼。是以警察不得不出面干预干与。……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未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傲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运气(此时他已耳聋),战胜了他的痛苦。

……

贝多芬是伟大的之声。他自己也感到。他经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来奉献于"哀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她们造福利,给她们勇气,叫醒她们的痴梦,斥责她们的胆小。他写信给他的侄子说:"咱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来把这些个哀怜的人群加以鞭策。"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啻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佳的朋友。当咱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就会到咱们身边来,恰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咱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怠倦的辰光,至此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益处。他分赠咱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喜,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

他的平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只有几阵懒懒的轻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有隐隐的威胁,极重繁重的预见。之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布满着声音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子复一阵子的狂风。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喜傲然是欢喜,悲哀永恒生存着一缕希望。但自一八一零年后,心灵的平衡丧掉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晰的思想,也看来彷佛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两次以后,完全消掉了,覆没了,直至曲终才在一阵子狂飙中从头出现。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之酝酿。随后是极重繁重的云,饱蓄着雷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暗中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咱们。

什么胜利可以以及这场胜利比拟?哪天的阳光,曾达到这种超人的起劲的光荣?曾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喜,他却创造了欢喜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喜,恰似他用那句豪语来申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平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喜。"

玲珑剔透 凌空展翅 九曲回廊

趣味盎然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诗情画意 齐心协力 目不暇接

流连忘返 奇形怪状 高耸入云

赏心悦目 蜿蜒盘旋 五彩缤纷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篇2

2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赏析:这段话运用深情热烈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钦佩与赞美。他把托尔斯泰比作巨星,表现了托尔斯泰无可比拟的影响力。甚至光是回忆就让作者感到感激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意可见一斑。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篇3

1“……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赏析:

这一段是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污蔑。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篇4

1)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传》的最后一段,是这一部分的总结。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的。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pzc5.COm

2)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在书信中写到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其中"背着手"和"撞"等十分传神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他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的态度,最集中地表现了贝多芬的叛逆性格。当然贝多芬和歌德的处境不同,对他们进行比较时要全面分析。

3) 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赏析:这段话运用深情热烈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钦佩与赞美。他把托尔斯泰比作巨星,表现了托尔斯泰无可比拟的影响力。甚至光是回忆就让作者感到感激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意可见一斑。

4) 他对于民众的爱情,好久以来已使他体味通俗言语之美。童时他受过行乞说书者所讲的故事的熏陶。成人而变了名作家之后,他在和乡人的谈话中感到一种艺术的乐趣。

赏析:这段话继续交代列夫托尔斯泰文学语言特点的成因。作者从童年说起,慢慢推究对成长之后写作的影响。不断强调对民众的融入,表现了列夫托尔斯泰文学作品里语言的通俗以及对民众的青睐之情。

5)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篇5

1) 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赏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2)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污蔑。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3) 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赏析: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

4)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赏析: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5) 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幅创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义。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记忆的湖水冲淡了美丽的色彩,淡却了当年的铁胆铮铮之情,笑傲江湖,乘风破浪。那幅画早已变的却是龌龊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也许是女娲给人类创造了甜美彩画,怕人类不珍惜,加点神水的斑迹,希望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画面,在坎坷中锻造人类的灵性吧。

赏析:真不知是人心暂时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还是岁月冲淡了人生水彩的夺目光环。

6)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赏析: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7)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赏析: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8)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赏析: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文学作品名人传段落摘抄 篇6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过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觅得一种悲苦的乐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

对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的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我的欢乐是悲哀。”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观主义都包含在这绝望的呼声,这极端偏狂的语句中。

“千万的欢乐不值一单独的苦恼!……”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几乎完全隔离了。”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能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伦娜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这还算不得什么。最坏的并非是成为孤独,却是对自己亦孤独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认自己,与自己斗争,毁坏自己。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的天才。人们时常说起他有一种“反对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实现他任何伟大的计划。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关键足以解释他一生的悲剧。而为人们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关键,只是缺乏意志和禀性懦怯。

——《米开朗基罗传》

本文来源:http://www.pzc5.com/p/21478.html